【校外參訪】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戶外教學
景觀系於105年10月31日舉辦認識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戶外教學,由陳有祺老師及白蓮老師帶領大一同學至「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介紹紅樹林的形成原因、紅樹的生態及潮間帶的生物,也將重要的保育觀念教導同學們。
新豐紅樹林位於新竹縣新豐鄉紅毛河出海口附近﹝紅毛港遊憩區﹞,新豐紅樹林站地8.5公頃,它是北台灣地區唯一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並且是台灣唯一建有觀賞步道的生態保護區。
紅樹林的定義『生長於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最高潮線以下級平均高潮線以上間之喬木或灌木,稱為紅樹林』,紅樹林是很有趣的植物,例如它有胎生、呼吸根、支撐根等特殊演化,紅樹林而且有它一定的作用,可以維持濱海溼地的豐富生態,還有防風、抗海潮侵蝕等功用,主要在於漲潮時紅樹林的生育地會淹水而形成所謂的水中森林。而在這河、海跟陸地交接的地方,不僅水、陸棲生物俱存,加上河流從上游攜帶下來豐富的物質堆積於此,亦可以養活眾多的生命;台灣原有細蕊紅樹、紅茄苳、水筆仔、五梨跤、海茄苳、欖李,現在只剩下後四種紅樹林,全省西部以往很容易就看得到。
藉由本次戶外教學,同學們認識了紅樹林的定義、分布、功能、常見的動、植物,最重要的是學習保育這些重要的環境資源。